查看原文
其他

科研捷报 | 浙大市一医院放射科博士后获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资助

市一放射科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 2022-12-16


科研捷报



近日,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下达了2023年度浙江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项目的通知,浙大市一医院放射科何晓博士后获立项资助。


浙大市一医院放射科是浙江省内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化医学影像中心,在科室主任丁忠祥教授的带领下,坚持以培养临床技能和科研能力兼备的优秀影像科医师为目标,培养了一批医学影像学界青年才俊,在脑影像学研究领域独具特色,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一致认可,为打造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放射学科做出了重要贡献。


浙大市一医院放射科为青年人提供了省内领先、国内一流、面向国际的成长平台与发展空间。正值新一年的招聘季,我们热忱地欢迎有理想、有抱负、有热情的你加入浙大市一医院放射科的大家庭。


2023

浙江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拟资助项目

项目名称

基于 PET 影像的人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缺血的神经环路修复机制研究

项目批准号

Y23H180032

项目简介

人神经干细胞(Human neural stem cells,hNSCs)在脑缺血等神经损伤性疾病的细胞替代和神经环路再生重建方面展现出巨大的优势。我们前期离体研究表明,hNSCs 移植后能够整合到脑缺血大鼠受损的神经环路中,实现脑缺血损伤后的神经环路修复和神经功能恢复。然而,迄今仍缺少 hNSCs 移植重建脑缺血受损神经环路的在体评价手段,这成为制约 hNSCs 移植临床转化的重要瓶颈问题。已有研究证实,18F-FDG PET 分子影像能够在活体水平反映大脑不同脑区神经功能的改变。因此,我们提出科学假设:借助 18F-FDG PET 分子影像联合无创的聚焦超声刺激及外周触觉刺激可实现hNSCs移植重建脑缺血受损神经环路的无创在体动态评价。本项目拟利用行为学测试、18F-FDG PET 联合聚焦超声和外周触觉刺激以及多种神经生物学技术,建立一种基于 PET 分子影像的无创在体评估 hNSCs 移植重建脑缺血受损神经环路的新方法,阐明 hNSCs移植治疗脑缺血的在体修复机制,为推动 hNSCs 临床转化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申报人

何晓

何晓,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博士,浙江大学博士后经历。硕士阶段师从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孙秉贵教授,博士阶段师从世界分子影像学会主席田梅教授,博士后阶段师从浙江大学生仪学院院长张宏教授。主攻方向是重大神经精神疾病的神经生物学和神经影像学研究,已发表高质量SCI论文10余篇。


教改领域:主持浙江中医药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校级重大招标项目1项,主参教育部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主参浙江大学生仪学院首届“巧手医工协同”育人项目1项。


科研领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自由探索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全国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青年创新项目、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项目合计6项。以骨干或主参身份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自然重点项目、省重点研发计划、省自然重点项目、国自然面上项目等合计7项。


学术荣誉:2020年世界分子影像大会青年研究者奖(国内首次),2022年世界核医学与生物学大会青年研究者奖暨“Travel Award”奖。


社会公益:世界分子影像学会会员、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会员、中国感光学会会员、浙江省医学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成员、浙江省霍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技术顾问。担任WMIC会议论文审稿专家,热心参与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会徽设计大赛并获三等奖。



长按关注我们

杭州市一医院放射科

微信公众号-订阅号:hzsyyyfsk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